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4处先秦时期遗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4处先秦时期遗址包括2处新石器至商周遗址和2处商周遗址,进一步丰富了先秦考古学材料,对于认识和研究这一时期聚落环境与规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渝东南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以及研究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传播路线、地域特点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据悉,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商周至汉代文物点2处、汉代6处...
碑上雕有精美的龙爪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北琴泉寺,立着一座国家一级文物《大元赵府君墓碑》,该碑是元代潼川(今三台县)籍显宦赵成庆为其父母所立神道碑。据三台县志记载,赵成庆官至御史中丞(正二品)。该碑碑文作者吴澄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碑首篆书和碑身隶书作者郭贯和吴炳都是元朝的大书法家。因该碑集元代三大名家作品于一身,因此更显弥足珍贵,1993年,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元赵府君墓碑》原存三台...
玉瓮亭 在北海团城承光殿前有一座蓝色琉璃瓦的石亭即有名的玉瓮亭,亭中汉白玉的石座上放置着元代大酒瓮——堪称我国体积最大的传世玉器渎山大玉海。无独有偶,在宣武门外古寺法源寺内也有座渎山大玉海。这两座大玉海究竟是什么关系?大玉海何时制成?最初的用处是什么?谁先谁后,孰真孰假?它们为什么存放在两处?这背后有个长达700多年的故事。 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渎山大玉海由整块玉料雕成,形如一椭圆形钵。墨绿色的...
万安塔 万安塔,平面八角形仿砖木结构楼阁式石塔,通高约八米。 据史料记载,该塔曾位于元代泰定年间的南翔镇槎溪万安寺中,经“八一三”淞沪抗战损毁后仅剩三层塔身,1988年经修复移入古猗园内。本次事件中断裂的一节刹座正是古代文物。 原塔尖部分掉落 一名游客为拍照攀上古猗园内的万安塔,因用力过猛不慎摔下,致使塔顶2节球形刹座断裂,掉落时砸碎两面石质护栏。昨天中午,古...
日前,安顺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熊家新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口铸有鱼纹的铜质黑锅,熊先生称,这口锅是元代忽必烈时期的行军锅。 据熊先生讲,2003年,他在安顺的古玩市场转悠时,发现了这口锅。为了表现得不是很在意,他便坐在这口锅上与卖主谈生意。通过交谈,熊先生得知,这口锅是卖主几年前在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傣族人家买的,当时,这户傣族人家将这口锅吊起来烧水。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熊先生终于以最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口锅。...
品种及特点 桌 抽屉桌:这是元代的新兴家具,桌面下有两个抽屉,抽屉面上有装饰,有拉环。腿为三弯腿,足为兽蹄足。腿子上端有花牙托角,兽蹄足下有托泥。其造型是前代所未见的。 方桌:完全承袭宋代之风,与宋代方桌无多大区别。 桌:桌腿较低,四周为裹腿枨,造型比较简单,裹腿枨也是前所未见的。 矮桌:也是四边有框,中间镶板的作法,延续了宋代的风格。 案 长案:造型特点明显,别具元代特色,断代容易...
去年底,一位藏家在云南省第二届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大会上“淘”到了一件非常罕见的元代青花瓷,这也是云南首件通过科学鉴定确认的元代青花瓷。 这件青花瓷名叫“四系扁壶”,它是古人放在马背上装水、装酒的特殊器物。它小口卷唇、溜肩、两肩各塑有两条螭龙,两面绘有鱼藻纹,体呈扁长方形,式样独特,造型古朴。这件元代青花瓷,是云南藏家刘渊在去年的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
考古专家在考察西坝窑址的一座窑炉 考古专家在对西坝窑址庙沱村一号窑炉的搬迁保护进行考察论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布,位于乐山市境内的西坝窑址目前已发掘出5座南宋至元代的窑炉。 西坝窑址是在乐(山)宜(宾)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窑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建益村、庙沱村一带,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大致分布在岷江一级支流沫溪河右岸的山坡上,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窑...
“昨天下午,村民发现有人盗古墓,昨晚我们村的10多名村民就自发组织起来看护。”昨日上午,在汝州市金兀术陵区一被盗古墓现场,汝州市纸坊乡姚楼村完庄自然村70岁的村民完颜聚山带笔者看了4米多深的盗洞。 完庄自然村是我市完颜氏后人的主要居住地,现有完颜后代200多人,是金兀术(完颜宗弼)的后代,传说中是为看护金兀术陵区定居下来的。3月29日下午,村民韩文学的妻子到麦田里锄草时,...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近日对和林格尔县什进窑元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元代文物。 什进窑遗址东邻浑河延伸至此的大型冲沟,早期曾有水,遗址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地表常见散落的陶器、瓷器碎片。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东部约6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灰坑14处、房址3座。房址中仅1座保存较为完整,为半地穴式,有柱洞,发现了铁饰牌、黑釉罐、骨角器、白瓷盆等文物。灰坑多为圆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包头市燕家梁元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又获新发现,共清理房址14座、灰坑13个、道路1条、瓮棺葬1处,出土文物近200件。 燕家梁遗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燕家梁村东南台地上,北望阴山,南濒黄河。2006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上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专家推断其与元代水陆驿站有关。 此次发掘面积为1500平方米,新发现的14座房址主要分布在路边,呈长方形,...
今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屯留县常金村发现了一件元代元宝形瓷枕,为研究元代时期瓷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瓷枕通体施白釉,微泛黄,枕面、前面、背部均施黑褐色花草纹博古图案,枕面周边和底周边施一圈黑褐釉,背部纹饰中部有一透气孔,枕高12厘米,枕面径达21.2厘米,保存完好。整个器物造型大方古朴,釉色明亮,纹饰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日前,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在双桥工业园区一处元代古墓中,发现罕见的神秘彩绘火炬。 工作人员现场发现,墓室为石室墓,长约3米,宽约2.5米,内壁两侧均设有长方形壁龛,后壁壁龛呈宝瓶状,并绘有火焰状的彩绘浮雕。墓顶门楣上雕刻的牡丹枝叶缠绕,花色依旧艳丽。 考古人员说,雕刻精美的火炬在重庆地区的古墓中非常少见。从火焰图案来看,有可能与古波斯的古老宗教——拜火教有关。 考古人员介绍,元代墓在我市之所...
墓中的火炬纹样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工地上一座小山包被车轧出一个洞,洞内竟出现一座墓室,里面雕刻着色彩艳丽的精美图画。昨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所获悉,双桥区建新六队花场门的工地发现一座元代墓葬,墓室中雕刻有神秘的火炬状图案。 土包塌陷露出精美墓葬 据专家介绍,由于双桥园区平整土地,需要开辟出一条便道倾倒垃圾,便在建新六队花场门的小土包上施工。近日,一辆工程车开过小土包后,土包突然塌陷,露出一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